為營造良好學術生态,弘揚優良學風,激發學院本科生創新創造活力,3月21日,由教務處(創新創業學院)主辦,77779193永利官网承辦的學校第228期本科生學術論壇暨77779193永利官网2024年第一期本科生學術論壇于崇德樓315(左)會議室順利舉行。學院專業教師李文靜、廖慶梅、熊曉涵應邀出席本次論壇并擔任評委,學院各年級本科生積極參與學習。
此次學術論壇以“能源經濟”為主題,餘鳳鳴、周瑾怡、孫冰鑫、白佳丹、安佳怡五位主講人分别圍繞“金融科技的碳減排效應”“綠色金融改革”“能源配額交易政策”“能源結構轉型”“光伏發電技術”等課題,彙報了本團隊的研究成果,就團隊的研究内容作分享交流。
金融科技12101班餘鳳鳴以《“雙碳”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碳減排效應——基于253個地級市的實證研究》為題,結合“雙碳”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提出其促進碳減排與綠色創新水平兩種假設并構建基準回歸與中介效應模型,從綠色技術創新、産業結構升級、技術市場發展與環境規制四個角度,從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兩個層面分析綠色金融驅動能源結構轉型的機制,探索了一系列未來金融科技促進碳減排的有效方法。

稅收12101班周瑾怡以《綠色金融、碳減排與減污降碳——基于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政策的研究》為題,分析世界各國面對能源環境問題出台的環境友好政策,結合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采用合成雙重差分法,評估試點地區政策效果,總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展的寶貴經驗。

金融科技12101班孫冰鑫以《能源配額交易政策的減污降碳效應研究——來自中國的準自然實驗》為題,結合能源配額交易政策的相關背景,根據國内主要領域研究方向,提出“政府”“企業”“交易市場”三重循環假說并進行準自然實驗,為健全能源配額交易政策、提升減污降碳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金融科技12101班白佳丹以《“雙碳”目标下綠色金融對能源結構轉型的影響研究》為題,基于2000年—2021年中國省際面闆數據,運用時空極差熵值法測算綠色金融綜合發展指數,通過一系列實證分析論證了綠色金融驅動能源結構轉型的邊際效應持續增強趨勢,為中國發展綠色金融以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與政策啟示。

金融科技12201班安佳怡以《零碳鄉村願景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對農村經濟影響的實證研究》為題,結合國内綠色低碳發展背景,分析分布式光伏發展現狀,采用多期DID從農戶人均收入、地區生産總值、産業結構優化等角度進行實證分析,證明分布式光伏發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總結出健全農村光伏産業鍊進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經驗。

三位評委老師對學生的論述進行了專業的點評,高度肯定了學生的努力結果與辛勤付出,就實踐報告中研究方法單一等問題提出了詳細的建議。李文靜組長指出,此次本科生學術論壇是同學們進行知識交流、經驗分享、思想碰撞的極佳平台,希望同學們努力培養科研學習的興趣,激發鑽研學術的熱情,共同營造良好科研氛圍,參會團隊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此期本科生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有利于促進學院本科生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與探索創新能力,為學院培養高素質科研人才、推動學術蓬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