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動态

首頁 > 校友工作 > 校友動态 > 正文
校友訪談錄6|智辯芳華:校友胡濤的律海搏擊人生
作者:77779193永利官网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4-06-06  發布來源:77779193永利官网    浏覽次數:

胡濤,我校94級國資管理專業校友,現任北京市京師(武漢)律師事務所主任。

同時擔任湖北省律師協會證券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主任,武漢破産管理人協會副會長,武昌區政協委員,武昌區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國行為法學會第六屆理事,湖北省九三學社省直二支社副主委,武漢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77779193永利官网校外導師;是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創始主任。

主要業務方向:精通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産法等,包括基金發行、企業改制挂牌上市、再融資、私募股權投資、IPO、PPP等非訴、訴訟法律事務,谙熟資産并購重組交易、破産重整、預重整等重大非訴項目運作。

主要專業資格:保險公估人資格、基金從業資格、獨立董事資格、律師執業資格。

主要獲得榮譽: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領軍人才(2015);武漢市律師協會名優律師(2018);九三學社湖北省委頒發的優秀社員、優秀信息員(2020);九三學社湖北省委經濟專門委員會參政議政先進個人特等獎;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2020);武漢市婦女聯合會“英雄城市,巾帼英雄”(2021)。

Q:您能分享一下創業經曆嗎?作為盈科武漢和京師武漢的創始主任,您對兩家律所有什麼特殊的感情?既然都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律所,為何又創辦了京師?從盈科到京師的那幾年裡,您對“律師”和“律所”的理解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A:作為一名從77779193永利官网走出來的校友,我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在這裡分享我的創業經曆。我的創業始于2009年,當時我毛遂自薦,成為盈科武漢的創始主任。此後3年,悉心謀劃,籌備開業,苦心經營,走訪了英美頂級律所,将盈科武漢打造成了一支精銳之師。而後離開盈科,至2015年底,決心打造一家能為律師行業注入新鮮血液的前瞻性律所,創立京師武漢。

我兩番創立事務所,個中緣由存在差别。第一個是因為時機不同。2009年創辦盈科武漢的時候,我的職業身份從一名專業的律師轉變為律所的管理者。那時的我,雖然才三十出頭,卻很明确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中,僅僅做好一名律師并非最終點,我的目标是去運營一家律師事務所。恰逢盈科的全國化規模化布局加速落地,我便選擇投身盈科,成為盈科武漢的創始主任。

第二個是因為目标不同。創辦京師武漢時,國内各規模化律所已經基本具備較大規模,我本人對于律所的管理也有了一定經驗。在這個古老而傳統的律師行業,如果想要适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需求進行創新,第一步應當是找到合适的土壤。基于此前創辦盈科武漢的經驗教訓,我們創辦京師武漢時,對戰略目标已經非常明确:做一家與衆不同的律師事務所,并且能滿足客戶一站式服務需求的律所。

創辦盈科武漢,我是想從一個專業律師轉變為律所管理者;而創辦京師武漢,是想讓律所這個生态從單一的法律服務商演變成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二者間時機與目标的差異,也直接導緻了我先後創辦的這兩家律師事務所有着截然不同的基因。

鮮為人知的是,在此期間,我有将近3年跳出了律師行業的圈子。

2013年元月辭去盈科武漢律所主任一職,至2015年12月,在投資銀行闖蕩的這三年裡,我們團隊保薦了兩百多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尤其是新三闆市場和區域股權市場。

由于頻繁與企業家打交道,我對客戶的終極需求日益明晰:他們需要的是财務、法務、商務、稅務、金融“五位一體”的服務,他們期盼有這麼一個平台機構可以為其提供“一攬子”優質服務支持。

但是這些對于傳統律師事務所而言,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我想憑着自己的經曆、想法與熱誠放手一搏,興許能打造出這麼一家擁有跨界聯盟基因的全新律所。

“跨界融合、聯衆創新”,這八個字恰如其分地诠釋了京師這個平台的基因。所謂跨界,從人才結構來講,就是由原來單一的律師團體,變成了加入注冊稅務師、注冊評估師、注冊會計師、金融分析師等多層次人才的互補架構。

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我們打破了以往單點式的法律服務,将服務對準企業全生命周期。以前,企業說需要并購,律所就提供專項支持;公司說需要訴訟,律所就為其打官司。但是我們平台關注公司由誕生、到成長、到巅峰、再到衰退和清算的全過程,而且相關服務的落地執行均在自有平台上完成。所以,多盟·京師的平台戰略可以歸結為“投行+律所”一體兩翼。

這種平台運營理念,與傳統律師事務所迥然不同。對于各類服務需求,我們都會分階段推進業務。

第一階段,肯定以律師事務所為基礎來展開。第二個階段,我們會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去側重不同的業務組合。如果客戶更關注稅務,我們可能會以平台上稅務師事務所為主去開展業務;如果客戶更關注财稅合規,我們就會以平台上的會計事務所為主來提供服務。到了第三個階段,我們會幫助公司完成大型并購之類的項目,該階段公司對我們平台的信任與依賴已經遠遠超出了對一家普通律所的期許。

從國際視野來看,服務業之間的定義和分界日益模糊,甚至已經糅合到一起了。2012年我有幸前往倫敦拜訪全球最大的會計事務所德勤總部,事業發展部的總裁盛情接待了我們,還表示在不久的将來德勤将成立法律服務部。他們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于2014年并購了一家英國老牌的律師事務所。德勤也就此化身成集法律、審計、金融、财務、稅務等服務于一體的平台。

這種國際趨勢和市場需求也使得我們國内的服務業界限日漸模糊。2018年國家出台政策打開了律師事務所申請代理知識産權的大門,如今的律師事務所甚至可以承接稅務師事務所的工作。中國法律服務行業的未來,無疑會向國際靠攏,這種多元化服務的附加值會更高。

Q:作為國内首家運用大投行思維打造的律師事務所,京師武漢這一模式被市場驗證認可了嗎?您認為您的經曆與經驗可以被複制嗎?這種管理理念為律所帶來了怎樣的進步與發展?

A:也許會有人會質疑,這種創新的服務架構更适合紮根北上廣深。事實也的确如此。但對我而言,既然自己已經被京師總部派駐至武漢,而且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這兒也有适宜創新力生長的土壤和基石。

當你真正地開啟一番事業的時候,在哪兒來發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目标是否清晰,路徑是否明确,信心是否堅定。

也許有人覺得我劍走偏鋒,但我覺得自己的經曆與經驗完全可以被複制。

首先,當代年輕人的知識結構一定要是全面且多元的。很多律界新人會進入一個認知誤區,覺得自己以法律為業,隻需要專注各種法律知識即可,殊不知勤勤懇懇最後也隻能成為行業裡最常見的那類律師。

若能涉獵财經、投資、金融、管理等領域的知識,在處理更複雜的案件和項目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當然,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看到自身所處行業的變化。

在我看來,律師行業将在最近五年内發生巨變,這種變化甚至有可能超過1979年律師制度恢複至今40多年的演變。

律師行業的這種深度嬗變,在以往是無法想象的。誠然,客戶的客觀需求發生了變化,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律師服務客戶的方式也有了不小的改變。

昔日,一個單打獨鬥的律師便足以解決客戶的問題。但如今一位律師再怎麼頂尖、一個小團隊再怎麼專業,也難以滿足大客戶的多層次需求,專業互補、協同配合的律師團隊的競争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得以凸顯。

大大小小的挑戰貫穿于服務的整個過程中,如何與客戶信息化共享,如何向客戶交付我們的成果,都值得我們去細心琢磨,也促使我們願意培養具有複合背景的法律專業人才,而且以最大限度去滿足客戶需求。

其實,法律行業内部是很難人為造勢的,主動順應政策引導和市場趨勢對法律服務和相關工作做出優化則比較容易,而且這也是我們所擅長的。

在律政界,不能以為有了多年的執業經驗,自己就是大律師了。知識結構老化,對新興的法律市場和業務形态缺乏了解的律師,客戶是不太願意去接觸的。作為律師,最重要的是能否為客戶創造價值。

據我觀察,中國的律所,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律所,管理體系有待提升。根本原因在于律師行業裡落後的生産關系:提成制薪酬模式,與幾十年如一日的師徒關系,傳統的生産關系并不能創造出很多的驚喜。

在我看來,律師行業是特别需要對人才實施優質管理的,從最大限度上激發每個人的職業熱情和内在動力。也許你會發現,在律師行業裡,但凡有一些管理經驗的律所都做得不錯。

盈科武漢在我離開之後仍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這是因為盈科這類知名大所的架構早已完成搭建,它憑借慣性就可以一路向前,也能夠發展得很不錯。

對于我們平台自身而言,未來确實還有很多使命要去完成,首要的就是要去改變這種落後的生産關系。我們平台實行混合所有制:對外是完全一體化的結構,可以作為一個團隊整體對業務與客戶進行輸出;對内則各部門相對獨立,根據自己專業及業務鍊開展業務,甚至于說,各團隊都是内部公司制的。在合并對外與獨立拆分的動态平衡之間,我們多盟·京師這個平台得以更好地服務客戶。

Q:您做了七年金融、保險領域的律師,35歲基本達到了一定高度,轉而關注法律加投行的商業運作,在女律師與女企業家之間,後者似乎更接近您現在的狀态?您是如何完成這樣的轉型的呢?曾有媒體報道形容胡濤主任是“人貴九品集一身的巾帼強人”,您會有柔軟的那一面嗎?作為新型律所的主任和平台的主理人,您在新人培養方面有怎樣的經驗呢?

A:準确說,我現在的身份更接近于平台運營者。

我一直想通過驅動力來提升律所管理的一體化。由于龐大的業務量與多元的律所結構,我們在平台運營和系統協作方面上花費了不少的精力與心血,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客戶服務的流程化管理。我們堅信用管理賦能,能夠最大程度上服務于我們的合夥人,而合夥人本身便可以創造相當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客戶對服務、合夥人對平台的雙向滿意度都會更高。

但這些不是全部。律師,亦是師者。

律所的小夥伴們都喜歡喊我“濤姐”,大概是覺得我不擺架子,比較平易近人吧。在培養新人這一點上,我自己的經驗是因材施教。為什麼特别強調這個呢?這幾年不少律所進入了新一輪飛速發展期,大家的主要精力似乎都集中在開疆拓土、管理升級和精進專業這些方面了。但越是到了律所高速發展的關鍵期,新人的培養愈發重要。

我曾有兩位助理,為她們制定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規劃:一位是法律專業出身,那麼她就更适合在執業初期接觸業務;另一位有管理學專業背景,那麼他就可以更多地嘗試律所和團隊管理。我們團隊曾完成了一個标的額5億的案子,其間也一直指導着我的助理律師全程參與。

圈内也有朋友好心提醒,這麼重要的案子怎麼放心讓助理律師參與呢?但我覺得就應該給年輕人機會。工作再忙,面試新人,我也會留出一兩個小時,來了解大家對未來發展的期許和對平台的看法。

對待新人的态度,是我們的格局,也可能就是我們的結局,希望大家都能給他們多一次“被看見”的機會。

我的創業之旅始于一個簡單的願望——希望能夠為中國的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30多歲時創辦了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後在投行做了幾年,因感于對法律行業的熱愛,于2015年創建北京市京師(武漢)律師事務所,一路走來,充滿挑戰與機遇。在實現律師夢的過程中,我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同時也意識到,要真正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提升,創業是一條必經之路。

在創業的初期,我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我記得最初的時候,資源有限,團隊建設也充滿挑戰。但我們始終堅持以專業為本,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通過不懈地努力,我們的律師事務所逐漸在行業内站穩腳跟,赢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

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創業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活動,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它要求我們不斷超越自我,勇于面對困難,敢于創新和嘗試。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每一次的成功都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

除了專業領域的深耕,我還非常注重個人素質的提升和團隊文化的建設。我相信,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闊的視野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在團隊建設上,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至今,我依然在創業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前行。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法律服務,也為後來者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夢想,勇于行動,就一定能夠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實現更大的價值。

Q:不管是親見還是耳聞,接觸過您的人,都會被你的自信、樂觀、堅韌的人格魅力所鼓舞。但或許是太多年過去了,标簽化的濃墨重彩讓外人逐漸模糊了一位當初同樣懷揣律師美好夢想的少女成長為今日胡濤律師所肩負的重任與磨難。那麼,在創業期間您有遇到哪些挑戰嗎,遇到迷茫,不确定或者至暗的時候,您是如何重振旗鼓,找到方向的?

A:我,一個從小被當作男孩養大的小女生,養成了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盡管從小接受嚴格的家教,但我父母的開明和寵愛讓我的童年充滿了溫暖。我父母對我的愛是無條件的。因為從小我就有男孩子的性格,對一切新奇事物都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的父母總是盡他們那個年代所能做到的極限來滿足我的想法,包括母親給我的那個年代最稀缺的手工繡花鞋、各種包裝精美的糕點,以及生日時總能給我驚喜的禮物。最重要的是,父親總是鼓勵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你能想到的。

從上學開始,我一直擔任班長,學習成績優異,并且善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營造出和諧熱烈的班級氛圍。多年後,所有的同學和老師都懷念我們當年的班級,而我作為好班長,更是功不可沒。

正是父母這種無條件的愛,在我幼年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有想法就可以去實現”的種子。他們始終相信和鼓勵我,這種相信的力量伴随我一生,影響了我後來的生活與工作。

然而,命運的捉弄總是出其不意。15歲那年,我的父親去世,家庭的重擔突然落在了母親肩上。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我根據當時的“接班頂替制度”進入了父親的單位,開始了工作。與同齡的孩子相比,雖然我中斷了學校生活,但我身上的韌勁兒格外突出。不甘心大學夢碎,我開始邊工作邊自學。

“我一定要考大學,圓我的大學夢。”

五年後,我如願以償。在未踏入高中校門的情況下,我憑自學與在校應屆高中生們一起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學校國資管理專業,原以為這隻是我的一次嘗試,沒想到竟然成真。當時的大學生可真是天之驕子,錄取率不到5%,我超強的韌性和學習能力展露無遺。

進入大學後,我如魚得水,憑借出色的綜合能力,大二時便擔任校團委副書記。後來,我考入武漢大學本科,攻讀法學與國際投資雙學位,從此與律師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畢業後,我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被推薦到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在那段寶貴的職場生涯中,我結識了一批優秀的領導和同事,他們後來都成為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中堅力量。盡管這份工作在外人眼裡很不錯,但我骨子裡“追求自由、向往不一樣的明天”的本能驅使我與律師行業“糾結”一生。

在困惑之時,母親用她的智慧和大格局支持了我的想法。母親陪着剛出生兩個月的孫子和還在哺乳期的我踏上北上的路,在中國人民大學參加律師資格的培訓。她相信她的女兒一定可以通過被稱為“天下第一考”的律師資格考試。天不負人,我以當年湖北省最高成績通過了最後一屆的律師資格考試,如願踏上了律師行業這條路。

“我始終認為律師是最好的職業,上可懸壺濟世,下可匡扶鄰裡,在追尋國家法治夢想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财富自由與精神自由。”

母親的信任,包括對法治中國的信任,對自己女兒的信任,再次體現了相信的力量。

懷揣着美好的律師夢,我踏入了律師行業的大門。然而,現實的殘酷如一針“清醒劑”,催生了我半夢半醒的混沌境地。律師事務所的硬件凋敝、案源的窘迫、當事人的不理解、司法人員的冷眼……青年律師發展瓶頸的通病讓我陷入了思想困頓。我寫的《青年律師發展與思考》一文在網絡上熱傳,引起了同行的共鳴,也孕育了我的第一次思維轉型。

“我相信會有更好的方式去改變現狀。”

2004年,拿到執業證的第一年,在萬金油業務仍為主流律師首選的年代,我決定契合我的複合背景,選擇金融保險業務方向。

基于對專業化的執着及對新生事物的探索與創新,我創設了“中國保險維權網”。一邊進行專業知識的累積,一邊圍繞新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思考和文章撰寫。由于業績上的突出表現,我被任命為所裡金融保險部主任。在金融保險領域,我辦理了一系列有重大影響力案件,并應邀在各大保險公司、金融機構進行演講。我擔任了湖北省保監局、湖北省保險行業協會、各大保險公司的法律顧問,更是以律師身份擔任各保險公司“保險核賠委員會委員”,擔任武漢仲裁委金融仲裁院仲裁員,裁決了一批專業性極高的保險理賠案件。盡管當時在資曆上我仍屬于新人,但業務收益上已超過很多入行多年的律師同行。然而,在做業務的同時,我感受到了律師行業發展的瓶頸及青年律師發展的困境。我開始思索更多行業的發展價值及個人在行業的價值。

Q:您是如何持續學習和發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的?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學習方法或者資源可以分享?

A: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和創業者,我深知唯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保持領先。以下是我多年來堅持的一些學習方法和資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首先,我認為終身學習的态度至關重要。我始終保持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讓我能夠在面對各種挑戰時,快速适應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鼓勵自己和團隊成員,不斷追求卓越,勇于接受新事物。

其次,我會定期參加專業培訓和研讨會。法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領域,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層出不窮。通過參加行業内的培訓和研讨會,我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了解最新的法律動态和趨勢。

此外,閱讀是我最寶貴的學習資源。我會廣泛閱讀法律專業書籍、期刊、案例分析等,這不僅能夠加深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拓寬我的視野,激發新的思考。同時,我也會關注跨領域的知識,如經濟學、管理學等,這些都對提升我的綜合素養有着重要作用。

在線學習平台也是我獲取新知識的重要途徑。随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在有很多優質的在線課程和資源,可以讓我們随時随地進行學習。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适的課程進行學習,這對于提升我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非常有幫助。

最後,我認為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工作和創業的過程中,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通過實際解決問題,我能夠将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這對于我的技能提升和知識深化是非常有益的。

總之,持續學習和自我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希望我的經曆能夠激勵大家,無論在哪個階段,都不要停止學習的腳步,不斷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Q:對于未來即将踏入職場的學生,您認為我們該如何擺脫“學生思維”,盡早走上職場的道路?

A:作為即将踏入職場的學生,擺脫“學生思維”并盡早走上正确的道路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積極調整心态,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尋求解決方案。在學校裡,我們習慣于老師傳授知識,而在職場上,我們需要自己發現問題并主動解決。這意味着我們要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并且要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挑戰。

其次,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學校中,我們可能更多地專注于個人成績,但在職場上,團隊合作是完成任務的關鍵。學會與他人溝通協作,尊重不同的觀點和建議,共同為團隊的目标努力,是擺脫學生思維、成為職場優秀成員的重要一步。

再者,要樹立長遠的職業規劃。學生時代,我們的目标可能是通過考試或者獲得學位,但在職場上,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長期的職業發展目标。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明确自己的職業方向,制定實現目标的計劃,并為之努力。

此外,要不斷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驅動的能力。在職場中,我們需要自我管理時間,自我激勵,确保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也能夠持續學習和成長。這意味着我們要自覺地規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最後,我建議大家保持學習和适應的态度。職場就像一個不斷變化的戰場,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适應新的環境和變化。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态,對待每一次工作經曆都視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總之,擺脫學生思維并走上職場道路需要我們從心态、團隊合作、職業規劃、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努力。我相信,隻要大家有決心,勇于實踐,一定能夠在職場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并實現個人的價值和夢想。

Q:您覺得一個“創業者”需要有哪些特質?應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素質或能力?

A:作為一名“創業者”,我認為需要具備一系列的特質、條件、素質和能力,這些是成功創業的基礎。以下是我認為對于創業者至關重要的一些要素:

創新思維。創業者需要具備創新的思維能力,能夠不斷尋找和發現新的商業機會,提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應對市場變化的關鍵。

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創業之路充滿挑戰,創業者需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輕言放棄,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态度。

風險意識與管理能力。創業是一次冒險,創業者必須具備風險意識,能夠評估和應對各種潛在的風險。同時,良好的風險管理能力也是确保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

領導力和團隊建設能力。創業者需要具備領導力,能夠激勵和引導團隊成員共同實現企業目标。同時,建立一個高效、協作的團隊對于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

溝通與協調能力。無論是與團隊成員、客戶、投資者還是合作夥伴,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于建立和維護良好的關系,促進業務的順利進行。

學習能力和适應性。市場和技術的變化日新月異,創業者需要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以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深入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能夠幫助創業者更好地理解市場,做出明智的決策,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道德和責任感。創業者需要有高度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保障。

總之,創業是一場綜合能力的考驗,需要創業者在多方面具備優秀的素質和能力。我相信,隻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勇于面對挑戰,就能夠在創業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Q:以過來人的視角,您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培養什麼技能或做些什麼準備,來為日後的創業、就業打下基礎?

A:回顧我的大學時光,我認為在校期間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寶貴的階段,是培養關鍵技能和做好職業準備的黃金時期。以下是我認為大學生應該着重培養的幾個關鍵技能和準備工作:

專業基礎。紮實的專業知識是日後工作和創業的基石。無論是法律、經濟還是其他任何專業,深入學習并掌握專業核心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批判性思維。學會獨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問題。在校園中,通過參與辯論、讨論和學術研究,可以鍛煉這一技能。

溝通與表達。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清晰、有邏輯的表達能力對于法律職業尤為重要。可以通過寫作、演講和參與社團活動來提升這一技能。

團隊合作。學會在團隊中工作,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團隊項目、社團活動和志願服務來培養團隊精神。

實踐經驗。積極參與實習、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這些經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終身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法律領域日新月異,持續學習是必要的。利用在線課程、學術講座和專業書籍,不斷更新知識。

職業規劃。及早進行職業規劃,明确自己的職業目标。可以與導師、行業專家交流,了解行業動态和職業發展路徑。

網絡建設。建立和維護專業網絡。參加行業會議、講座和校友活動,這些都是建立聯系的好機會。

道德與責任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對于法律從業者來說尤為重要。

适應能力。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适應能力是關鍵。學會接受變化,并從中尋找機會。

最後,我想對大家說,每個人的道路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害怕走自己的路。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斷學習,你将能夠為未來的創業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祝願77779193永利官网的每一位學子都能擁有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未來。

Q:您有什麼話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嗎?

A:我非常榮幸能夠通過“校友訪談錄”這個平台,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夠對你們的成長和未來有所啟發。

首先,我想說的是,大學時光是人生中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曆。在這裡,你不僅能夠學習到專業知識,更能夠培養影響你一生的能力和素質。我想對你們說:

珍惜學習機會:大學是一個知識的殿堂,無論你的專業是什麼,都應該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和探索。知識改變命運,這在任何時代都是真理。

培養自學能力: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自學能力是你最寶貴的财富。不要局限于課堂,利用網絡資源、圖書館、學術講座,不斷充實自己。

鍛煉溝通技巧:無論是未來的工作還是人際交往,良好的溝通能力都是成功的關鍵。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公開演講等方式,提升你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建立人脈網絡:人際關系是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積極參與校友會、行業交流會等,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

勇于嘗試和創新:不要害怕失敗,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步。勇于嘗試新事物,培養創新思維。

培養專業精神:無論你選擇哪條職業道路,專業精神都是你成功的關鍵。對待學習和工作,都要有認真負責的态度。

關注社會動态:作為未來的社會建設者,你們需要關注社會發展,了解行業趨勢,這将幫助你們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職業方向。

保持身心健康:在追求學業和職業成功的同時,不要忽視身心健康。适當的體育鍛煉和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保證你長遠發展的基礎。

堅持誠信原則:誠信是做人的根本,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應該堅守誠信原則。

享受大學生活:不要忘記享受大學生活,這是一段獨一無二的時光,珍惜與同學們的友誼,享受青春的每一刻。

我希望我的經曆能夠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也衷心祝願你們在77779193永利官网能夠度過一段充實、快樂的大學時光。未來無論你們走到哪裡,都請記得,母校永遠以你們為榮,也永遠支持你們。加油,學弟學妹們,未來的世界屬于你們!

最後,我想對77779193永利官网的學弟學妹們說,無論你們的未來走向何方,都請記得,你們的母校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希望你們能夠珍惜在校的時光,不斷學習,勇于嘗試,早日找到屬于自己的創業之路。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