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8月15日,77779193永利官网青春護農實踐隊紅旅分隊前往陝西省延安市河莊坪鎮,開展主題為“革命老區換新顔,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路”的實踐調研活動。

紅色文化,助力革命老區“煥發新顔”
在河莊坪鎮趙家岸村,實踐隊與駐村第一書記史文潔進行了座談會交流,在了解當地産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村民的收入情況的同時,也為農村的産業融合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史書記為隊員們詳細講解了“立足延安紅色文化,農文旅結合下的鄉村發展”模式。據了解,當地依托特色窯洞文化,引進了民宿産業,使得陝北特色文化與延安紅色文化有機結合并成為推動當地鄉村遊、研學遊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生态環境不占優勢的背景下,依托文化遺産,以富有文化特色的研學遊和鄉村遊共同帶動經濟發展,是我們解決鄉村發展問題的重要舉措。”除此之外,史書記還表示,利用集中租賃、治溝造地等形式将零碎土地進行整合,通過政府補貼、企業合作、大戶帶動等方式将農業與旅遊業有效融合,形成采摘園與花卉基地,既給當地農民增收,也給當地的農村旅遊産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實踐隊還對趙家岸村的相關産業進行了考察,參觀了40餘畝高标準溫室大棚以及花卉種植基地。河莊坪鎮公共事業服務站站長何飛龍表示:“通過村域内的417畝優質川地,建設起了溫室大棚、弓棚與休閑垂釣園,在與民宿和農家樂的結合之下,給予了當地農民不小的經濟創收,2022年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9000元。”趙家岸村通過土地流轉與外包企業運營的方式解放勞動力、增加勞動效益,引進的相關企業也能夠使村民在财産性收入的基礎上增獲一定的務工收入,從而進一步帶動整體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實踐隊通過走訪發現趙家岸村目前主要的痛點在于缺少村辦企業、駐村企業的能力有限、企業統籌能力欠佳,即在産業融合的機制中缺乏深度融合。

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全面發展
據了解,為提升村民的生活條件,趙家岸村頒布了集中置房、農村改廁等生态宜居遷居政策,同時将村屬污水處理廠工程及村莊道路硬化工程落地實施。為進一步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個人素養,趙家岸村挖掘文化曆史,營造文化氛圍,提出了“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文化、群衆家風文化”的文化結合理念,通過繪制宣傳圖、廣播宣傳歌等形式進一步提升村民的思想文化水平。
延安第一個鄉鎮政治生活館就坐落在河莊坪鎮的趙家岸村,支部書記及黨委書記就在其中帶頭講黨課,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駐村書記史文潔所在的光輝宣講團。“鄉村振興不能隻在乎經濟發展,組織振興、生态振興、文化振興全面發展才能叫做真正的鄉村振興!”史文潔書記這樣說道。
精神傳承,用熱血和生命寫就史詩
實踐隊成員跟随着革命前輩的腳步,來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即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并在這裡開展了别開生面的紅色研學旅程。走進紀念館大廳,高高懸挂的黨徽以及牆壁上镌刻着的毛主席的精彩論述:“我說陝北是兩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陝北已經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試驗區。”震撼着隊員們的内心。通過閱覽展館内的介紹文字,近距離觀察“投豆選舉”“清澗起義”等場景蠟像,隊員黃駿琰感歎道:“走出書本,實地學習,使我對那段充滿激情的紅色歲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西北局幹部舊居廣場上,隊員們與前來學習的當地“青馬工程”團隊一起體驗了富有陝北特色的腰鼓文化。舞出黃土風情魅力的同時,衆人深刻體會到了陝北民風的豪放與粗犷。在一張張富有曆史氣息的老照片内,一段段充滿豪情壯志的介紹語裡,一首首蘊含陝北特色的呼号中,實踐隊隊員徹底融入了革命老區的氛圍之中,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的紅色歲月。

通過此次實踐走訪,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老區與革命精神帶來的無窮力量。實踐隊員劉航表示:“身為青年學子,要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之上,做到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内心感受時代脈搏,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