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77779193永利官网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搶抓數智化、融合化、國際化的“三化”機遇,加快産業變革、管理變革、教育變革等“三個變革”,推進質量提升、結構優化、特色彰顯的“三大轉型”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一年來,我們深入學習、銳意進取,幹事創業激發“新動能”。
學院黨委以釘釘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實,紮實推進黨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教育,聚焦謀篇布局系統性、聚焦理論宣講實效性、聚焦宣傳方式創新性,完整準确把握全會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開展《學科專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現狀與對策》大調研,深入分析學院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謀劃未來發展方向,将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二、一年來,我們秉承初心、立德樹人,人才培養取得“新成效”。
學院推進金融學國家級、财政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建設,立項省教學研究項目2項,獲得中國金融專業學位案例1項、首次獲得教育部學位中心主題案例1項。學生斬獲學科競賽省級以上獎勵112項,其中國家級47項;獲批社會實踐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立項7項,校級項目立項13項;獲評國家級表彰8人、校級表彰6項,湧現出湖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省“青馬工程”學員等先進典型。

三、一年來,我們銳意進取、争創一流,平台建設實現“新突破”。
湖北現代紡織産業經濟研究中心獲批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填補了學院在省級科研創新平台上的空白。中心将整合現有科研團隊,加強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的緊密合作,聚焦現代紡織産業,推動理論研究的前沿探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決策支持,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經過3~5年建設,将中心打造成紡織産業經濟研究的學術高地、政府智庫、創新基地和人才搖籃,實現“服務湖北經濟、助力産業發展、帶動學科建設、培育優秀人才”的建設目标,顯著提升學院科研實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四、一年來,我們求真探索、聚力攻堅,科學研究采撷“新成果”。
科研到賬經費745.58萬元,超額完成學校下達的攀登性指标;發表高水平論文16篇,其中A類論文3篇,B類論文4篇,C類論文4篇;主(參)編專著教材9本,立項經緯創新工作室,首次獲批全國統計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立項;智庫研究取得新成果,獲批“中國調查·社科強縣計劃”項目立項,承擔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等政府委托項目,研究成果多次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

五、一年來,我們優化結構、拓展領域,學科布局展現“新特色”。
新增稅務專業學位授權點,暫停财政學本科專業招生,形成了1學碩+2專碩的學科點布局,确保每個本科專業均有相應的碩士點支持,實現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的平滑過渡,滿足學生的深造需求。通過集中資源于更為聚焦的專業領域,深化教學内容,強化科研實力,促進學術交流,有助于構建一個穩定且富有活力的人才培養體系,吸引優秀學子和高水平教師加入,學院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

六、一年來,我們深耕厚植、多元并舉,學術生态呈現“新風貌”。
舉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紡織産業國際經貿合作論壇、第二屆武漢健康保障論壇暨“中國特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學術研讨會、湖北省工業經濟學會年會暨“人工智能制度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研讨會”、77779193永利官网第四屆産業經濟國際論壇等多場大型高水平學術會議;參加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百所大學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論壇”、在中央财經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智慧财稅論壇”等,融入圈子、促進交流、提升學科影響。

七、一年來,我們揚帆出海、拓展空間,國際交流打開“新局面”。
學院首次招收來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坦桑尼亞等17個國家的留學研究生31名,開啟國際化辦學新篇章;30名本科畢業生赴喬治城大學、悉尼大學等海外高校讀研深造。繼上年組織學生赴中國香港研學後,再次組織12名學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學;與新西蘭梅西大學達成“3.5+1”本科碩士項目合作協議,拓展了人才培養空間,開辟了國際交流合作的新領域。

八、一年來,我們聯絡四方、凝聚共識,校友工作登上“新台階”。
學院努力為校友織就溝通交流網絡,以合作共赢謀劃發展新篇。在公衆号開設“校友訪談錄”專欄刊發9篇,發放首批“江之都”校友獎學金;走訪校友企業8家,看望北京、新疆、江蘇、武漢、仙桃、孝感等地校友,邀請徐新勝、夏新明、林茂、葉琴、陳偉明等優秀校友參加活動、接待返校校友60人。挖掘校友黃何林故事,被博州零距離、博州團委、新疆共青團、博爾塔拉報、博州電視台等多次報道,刮起“西部旋風”,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典型。

九、一年來,我們優化結構、拓寬渠道,招生就業實現“新跨越”。
校領導帶隊赴河南、仙桃等地生源中學開展招生宣傳和送文化,新增仙桃中學、仙桃一中、淮陽中學、許昌高級中學、長葛一中等5所優質生源基地,受到湖北日報、湖北教育新聞關注。仙桃一中、仙桃中學分别錄取53人、44人,居全校前列,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52場,舉行專場宣講會31場;本科生、研究生就業率分别為95.30%、98.44%,升學率26.51%,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等20人。

十、一年來,我們創新形式、深化内涵,思政工作取得“新提升”。
“小紅棉”先鋒服務隊入選教育部、團中央志願服務團隊;4個案例獲“美好紡大黨旗紅”基層黨建“五好”成果、1個校級“雙帶頭人”工作室立項建設;《小故事 大夢想》育人故事獲湖北省高校優秀網絡文化成果;适應快餐式閱讀首創“微新聞”宣傳模式,全年外宣38篇;承辦學校首屆網評大賽,獲得省社科聯首屆網評大賽、省“讀懂中國”、學校公衆号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