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首頁 > 黨群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科學精神談1】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作者:學習強國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2-12-01  發布來源:學習強國    浏覽次數:

優良的作風和學風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線”,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根基,決定着科技事業的成敗。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優良學風離不開精神引領。涵養優良學風,關鍵是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這種精神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主要内涵,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财富,标定了中國科學家的價值坐标,成為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首我國百年科技發展史,也是一部科學家精神的書寫史。從“兩彈一星”、雜交水稻,到嫦娥探月、蛟龍潛海,再到載人航天、科技抗疫……一項項輝煌成就背後,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民族複興偉大事業的接續奮鬥和砥砺前行。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向科學技術要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更加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曆史賦予的創新重任。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學術不端、浮誇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傾向依然存在,如果任其蔓延,科技創新的良好生态就會受到侵蝕。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回應轉變作風改進學風的迫切需求和呼聲,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征程。

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要突出價值引領,凝聚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動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立足“四個面向”,瞄準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克難;要大力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勇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要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辨、理性質疑,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良好風尚中率先垂範;大力弘揚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靜心笃志、心無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闆凳”,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要大力弘揚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強化跨界融合思維,倡導團隊精神,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要大力弘揚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發揚學術民主,積極提攜後學,破除論資排輩、圈子文化,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新、勇于創新,讓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樣奔湧而出。

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科技強國。在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态和奮鬥姿态踏上新的偉大征程,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