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雷鋒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題詞六十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專門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要“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新時代更好弘揚雷鋒精神指明了方向。
雷鋒精神是“兩個結合”的鮮活呈現
習近平總書記從理論上作出了“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雷鋒精神是生長在中華文化沃土上的、永不過時的價值觀念和道德精神,與“兩個結合”的要求非常契合,并在六十年的生動實踐中作出了具體示範。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為勞苦大衆”的崇高追求,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方方面面都在雷鋒精神中有體現、都能找到影子。從這個意義上講,弘揚雷鋒精神是貫徹落實“兩個結合”的實際行動,是堅定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衡量。
雷鋒精神是奮進新征程的寶貴财富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按照黨的二十大的決策部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其中之一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
怎麼在物質富足的同時實現精神富有,需要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特别是要把精神文明落到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落到每個人的品行修養上,以更好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過程就是學雷鋒的過程,每個人都學雷鋒做好事,每個人都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中國式現代化的道德根基就會更加堅實,奮進力量就會更加凝聚。
雷鋒精神是群衆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發展,更加追求個人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風尚和美。雷鋒精神有着愛黨愛國、開拓進取、助人為樂、敬業奉獻的鮮明特質,很好地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體現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社會是一個共同體,人人奉獻愛心,大家互幫互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樣的生活人人向往,這也是雷鋒精神之所以深植群衆、曆久彌新、永不過時的魅力所在。
雷鋒精神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智慧力量
中國共産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都可以從雷鋒精神找到因子、汲取滋養。
雷鋒作為一個自然人是中國的,當雷鋒成為一種道德标識、精神載體的時候就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雷鋒精神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具有曆史的穿透力和震撼力,是新時代人類共有的價值追求和通用語言。在世界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的今天,弘揚雷鋒精神更具世界意義,應該成為中國為人類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