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員故事 > 正文
黨代表風采4| 李國璋:追綠赤子心
作者:李國璋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2-10-04  發布來源:湖北廣電    浏覽次數:

   黨代表風采

講述人:黨的二十大代表 宜昌市興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國璋

我叫李國璋,從1999年開始擔任興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我們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企業和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搬遷企業。在興發工作了23年,老廠址就在長江邊,我深深感受到了綠色轉型所承載的意義。

“關改搬轉”提檔升級

把詩情畫意還給長江

我們公司總部所在地興山縣,以昭君故裡和香溪聞名,香溪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公司的主要生産基地,如宜昌新材料産業園,就在山清水秀的長江邊上。

按照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标志性戰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要求,我們不說二話,該關的關,該搬的搬。在化工轉型中,總有人要先走這一步。我們當時目标就是讓一江清水東流,不讓一滴污水流到長江。

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難下決心。因為綠色轉型往往投進去大筆大筆的錢,卻看不到及時的收益,我們身上背負着比較大的經營壓力——治污花了10.05個億,搬遷又花了十幾個億。

但這條轉型之路,我們必須走。于是,興發集團用4年多時間,累計投資超過100億元,成功培育微電子新材料、有機矽新材料、綠色生态除草劑三大核心優勢産業,産業結構逐步邁向綠色化、精細化、高端化。以前,興發的化工産品按噸賣,目前,正在研發黑磷産品,将會實現化工産品和貴金屬按克論價的曆史性突破。

在轉型之路上繼續走下去,一定通向的是“渚清沙白鳥飛回”的未來!

牢記囑托

堅定走綠色轉型升級之路的決心

過去的五年,是興發集團由高增長邁向高質量的五年。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長江沿岸生态環境和發展建設時,首站就來到了興發集團。

“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總書記為破解“化工圍江”現場立下的規矩,更加堅定了企業走綠色轉型升級之路的決心。

這些年來,興發集團雖然經曆了自我革命、壯士斷腕的陣痛,但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契機,實現了産業的轉型提檔升級,催生了綠色發展新動能。2021年,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興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59億元、利潤50.11億元、上繳稅費11.11億元、出口創彙11.05億美元,同比分别上升13.27%、680.39%、112.84%、86.94%,一年的利潤超過了“十三五”的總和,利稅比5年前增長了4倍多。

在長江大保護的“試驗田”

描繪為發展增綠的生态畫卷

近幾個月來,我先後奔走長江沿線的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碼頭岸線、企業車間調研,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态環境保護、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進行調研。

在調研的過程中,長江沿岸綠樹成蔭、江豚逐浪,長江生态環境正發生着翻天覆地變化,長江經濟帶産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眼前這一系列的變化,使我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具體體現,準确地把握住了時代脈搏,摸準了發展難題所在,更加堅定了我們永遠跟黨走、撸起袖子加油幹的信心與豪情。

作為一名有着35年黨齡的新時代基層黨員,我将把代表履職與本職工作相結合,繼續以自己執掌的企業作為大保護的“試驗田”和主戰場,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江清水、兩岸青山,描繪為長江留白、為發展增綠的生态畫卷。興發集團将瞄準“千億興發,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标,圍繞湖北省打造萬億級現代化工及能源産業集群和宜昌市建設長江大保護典範城市的總體部署,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平台強化創新驅動,重點培育和開發微電子新材料、有機矽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産業,力争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打造世界一流的精細化工企業。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