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國貿專業的校友,卻在畢業十年後成為北京德恒(蘇州)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他曾是國企法務崗的“穩定派”,卻在35歲那年選擇從零開始追逐律師夢想。劉輝的職業生涯,始終在“經濟思維”與“法律信仰”的交織中破界前行——從跨考法律碩士的果敢抉擇,到中石化體系内十餘年的法務沉澱,再到律所合夥人的華麗轉身,他用行動诠釋了“跨界不是放棄,而是融合”。本次訪談中,劉輝校友将分享轉型背後的勇氣與智慧,剖析經法複合型人才的獨特競争力,更以親曆者的視角為年輕學子揭開職業規劃的深層邏輯。一位77779193永利官网畢業生的法律人生,或許能為你的未來打開更多可能。
劉輝,2003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08年就讀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法律碩士。畢業後先後在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蘇州石油分公司、中石化殼牌(江蘇)石油銷售有限公司從事法務工作,2019年為了心中的律師夢想毅然辭職并加入律所成為一名執業律師,目前就職于北京德恒(蘇州)律師事務所,擔任合夥人。

1.您本科就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後卻選擇跨考法律碩士,這一重大轉型的契機是什麼?是否在本科階段就萌生了從事法律工作的想法?
本科階段就讀的專業是國際經濟與貿易,我們的課程中有一門經濟法,老師課堂上講的生動的案例讓我感覺自己對法律更感興趣。這時在我内心已經種下了一顆學法的種子。在畢業時面對就業和考研兩條道路,我選擇了考研,而專業選擇上我遵從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跨專業選擇了法律碩士。在選擇這一專業時已經下定決心要從事法律工作,不論是法官、檢察官亦或律師。之後的道路也确實印證了自己當初的想法是正确的。

參加長三角紡織服裝校友論壇(右三)
2.從“經濟人”到“法律人”,您認為兩個學科的核心思維差異是什麼?跨學科背景如何成為您的獨特優勢?
學習法律更多的是對于制度的了解,學習久了會容易“困”在這樣的體系内,而經濟學包含了宏觀、微觀,思考問題的角度更加多維,所以我個人認為跨學科的優勢就是能夠利用好此前的專業知識和思維方式,再結合後續的專業進行有效融合,多角度思考問題。
3.2019年從穩定的企業法務崗辭職投身律師行業,是什麼讓您決心挑戰“從零開始”?當時最大的顧慮是什麼?
2019年是我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公司法律崗已經沒有其他晉升通道,但自己又想有所突破,于是做一名執業律師成為最優選項。剛畢業為了穩定選擇了進入企業,但我個人還是有一個做律師的夢想。辭職做律師最大的顧慮就是擔心沒有“案源”,因為執業律師的收入是靠客戶委托辦理具體的民事、刑事等案件或非訴訟事務,如果長期沒有案件或其他業務,律師夢将難以持續維系。

參加武漢高校聯盟活動(右一)
4.在中石化體系從事法務工作多年,這段經曆對您現在的律師執業有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風險防控思維、商業談判技巧等。
中石化的法務工作對我此後的執業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在服務企業客戶時我能設身處地地站在企業的角度去思考;其次,我也更加了解企業的運作方式,内部流程,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内部管理流程;最後,國有企業的内控流程相對完善,這使我服務客戶時能夠将“内控思維”灌輸給客戶,讓客戶對我的服務認可度較高。
5.企業法務與律所律師的角色差異顯著,您如何快速适應這種轉變?哪些能力需要重新構建或強化?
法務和律師有共通點,也有差異,作為律師可能以下兩方面的能力比較重要:一是營銷能力,需要說服客戶選擇你成為他的代理律師;二是專業能力,面對疑難複雜案件時能夠利用專業知識、案例檢索等手段找到案件的争議焦點及解決思路。

與蘇州校友會金鑫會長一起走訪企業(右一)
6.作為德恒(蘇州)的合夥人,您目前專注的法律領域是什麼?選擇這些領域是否與您過往的能源行業經曆相關?
我目前專注的是民商事争議解決,更多的是服務企業,包含了國央企,部分客戶能源行業,還有部分金融機構,高新技術企業。
7.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專業知識是否在涉外法律項目中發揮作用?能否舉例說明?
因為我目前暫不涉及涉外業務,但涉外業務是肯定需要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專業知識的,比如涉及國際貿易的糾紛案件中,若對運輸術語理解不足,就沒法判斷買賣雙方的風險、責任何時轉移。
8.蘇州作為制造業和外資高地,您如何看待當地法律服務市場的競争格局?德恒(蘇州)的差異化優勢體現在哪裡?
蘇州作為中國最強地級市,法律服務市場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上廣深的律師都在争奪蘇州市場,本土幾家律所實力也不容小觑。而我所在的德恒律師事務所的優勢在于兩點:一是遍布全國及海外的辦公室可以為客戶解決全國乃至全球的法律問題,不用擔心不同地方需要找不同的律師;二是強大的律師團隊,從北京總所到各地分所,德恒集聚了許多知名律師,他們在資本市場、基金業務、刑事、民商事等領域深耕多年,可以更好地服務好客戶。
9.從法務到律所合夥人,您認為律師職業成長的關鍵節點是什麼?哪些經曆讓您實現了“質變”?
律師職業成長也是個人成長的經曆,從法務到律師,很難邁出的那一步往往是從“等活來”到“走出去”,克服自己内心的社交恐懼,勇于向客戶推銷自己及自己的律所。于我個人而言,從此前的法務切換到律師,也是一步步摸索過來,将原來被動地等待工作轉換到主動去尋找潛在客戶。
10.您提到“律師需要兼具商業思維與法律專業”,在代理企業客戶時,如何平衡法律合規與商業利益之間的沖突?
這是服務客戶時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某個商業行為需要面臨重大的合規風險,比如涉及刑事犯罪的,那麼我會建議客戶放棄;但如果這種風險僅僅是違約且違約責任較小的,我建議客戶可以做,但需要注意哪些風險,将風險一一告知客戶。
11.近年來法律行業内卷加劇,年輕律師普遍面臨案源壓力,您會建議他們如何突破職業瓶頸?
對于年輕律師,如果有社會資源,那麼就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去開拓案源,如果沒有社會資源就要去尋找社會資源,比如各種商會、老鄉會等社會組織,在接觸過程中去介紹自己、尋找潛在客戶。
12.77779193永利官网的經濟學課程是否對您的法律生涯産生過隐性助力?是否有某位老師讓您印象深刻?
經濟學的學習給我幫助最大的是有經濟頭腦去思考問題,很多案件不單單是法律問題,還有經濟問題,需要去思考背後的經濟賬,所以光有法律思維,隻考慮怎麼解決法律問題,忽略了背後的盈利得失,往往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劉嵩老師,他教授的課程是國際貿易實務。雖然畢業後沒有從事相關工作,但劉老師當年講課的畫面曆曆在目。
13.對于77779193永利官网中希望“經法融合”或從事法律工作的學生,您會建議他們如何規劃學業與職業路徑?
經法融合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現在的商業社會越來越要求知識的融合,單純學習一門學科沒法适應多變的社會。我建議如果要跨學科考研和從事相關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問問自己未來是否真的想從事法律職業工作,其次,讓自己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因為在未來的執業過程中法律是不斷更新的,法院的裁判思路也是不斷變化的,隻有不斷學習的心态才能适應。最後,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無論是考研還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都需要靜下心來将這些法律知識嚼碎了吸收進自己的大腦,所以能靜下心來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