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精神是時代和實踐的升華,具有超越時空的普遍意義和重要價值。高度重視自身精神譜系建設并強化精神指引,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有機統一起來,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密碼。百年以來,偉大建黨精神深深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血脈和靈魂,激勵引導中國共産黨人創造開天辟地的建黨偉業、改天換地的建國大業、翻天覆地的改革事業、驚天動地的複興勳業,不斷綻放出時代光芒。
一、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征程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先驅在20世紀20年代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财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産生的寶貴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1840年以後,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那時起,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為中國人民的曆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争,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甯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來自全國各地、平均年齡僅28歲的代表聚集在一起,秘密舉行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中國共産黨成立後,毅然肩負起近代以來中國其他階級及其政治力量不能肩負的這兩大曆史任務。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繼續奮鬥。經過新中國成立後70多年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持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1921—2021,在歲月深處激蕩,從精神之源出發,一艘小小紅船成長為引領中國行穩緻遠的巍巍巨輪。在7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上,100響禮炮響徹雲霄,100面紅旗迎風招展,飛機組成“100”的字樣掠過長空……激昂的樂章呼應着百年浩蕩進軍,宏大的場面展現着百年艱苦奮鬥。偉大建黨精神,在百年時間坐标中生長、綻放,激勵着一個百年大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胼手胝足、不懈奮鬥,托起了一個古老民族走向複興的壯麗日出。偉大建黨精神,在黨的百年奮鬥史中得以鑄造和不斷弘揚。
二、偉大建黨精神貫通中國共産黨的精神譜系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裡有源。偉大建黨精神是在創建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黨的創建是中國共産黨奮鬥征程的起點,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開篇,是中國共産黨這個先進政治組織的精神底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鑄就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确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鑄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鑄就了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鑄就了探月精神、新時代北鬥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
這一系列偉大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源頭”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活水”湧流,是中國共産黨在完成不同曆史任務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表現,共同構築起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
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的内容構成反映了黨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環境的精神狀态、精神力量,都是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産物,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鮮明政治品格。中國共産黨在不同曆史時期鑄就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既各有側重、各具特點,又從不同方面體現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内涵。一系列偉大精神的主要内容,都蘊含着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内涵,充分表明偉大建黨精神既在創建中國共産黨的實踐中形成,又在黨的百年光輝曆史中發揚光大。“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偉大建黨精神是貫通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一條紅線,是中國共産黨不斷發展壯大的基因密碼。
三、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中國共産黨的曆史貢獻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作出的偉大曆史性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國家、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事業等方面。我們黨對國家的偉大曆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挨打的悲慘命運,使國家日益走向繁榮富強;我們黨對中國人民的偉大曆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悲慘境地,使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黨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曆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任人宰割、任人欺淩的曆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我們黨對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事業的偉大曆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世界的發展趨勢和格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共産黨的偉大曆史性貢獻,是偉大建黨精神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四、偉大建黨精神關系中國共産黨的奮鬥目标
一百年前,從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們黨就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從此,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華民族開始艱難地但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複興。一百年來,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始終把握曆史主動、錨定奮鬥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堅定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必須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落實在進行偉大鬥争、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全部偉大實踐之中。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前景光明,但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面臨着難得機遇,也面臨着嚴峻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同困難作鬥争,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偉大建黨精神穿越時空、曆久彌新,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和豐富的實踐價值,永遠是我們黨最可貴的精神财富。從建黨百年的曆史節點看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赓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态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态,朝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勝利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