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
偉大建黨精神體現在馬列主義的選擇上。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是在各種思潮激烈碰撞中才被認識到的。1920年春,毛澤東同志閱讀了《共産黨宣言》《階級鬥争》《社會主義史》等書籍後,完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曆史的正确解釋,從此建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可見,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基于現實問題的覺醒,在經過反複甄别之後,才感受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最終認為馬克思主義才是“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
偉大建黨精神體現在革命活動的開展上。當革命先驅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人民性後,積極投身革命實踐。“辦雜志”傳播真理。《新青年》《勞動界》《湘江評論》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馬克思主義。“搞運動”組織民衆。五四運動不僅促進了中國人民對改造中國問題的反思和探索,更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産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辦學校”培養幹部。1920年9月成立的外國語學社,是中國共産黨第一個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1921年創建的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産黨第一所學習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學校。
偉大建黨精神體現在黨組織的建立上。毛澤東、蔡和森等人成立新民學會發出“建黨先聲”,李大钊、鄧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和李大钊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産黨,蔡和森提出“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的革命先驅們醞釀着開天辟地的一件大事。1920年秋至1921年春,在上海及北京黨組織的聯絡推動下,武漢、長沙、濟南、廣州、旅日、旅法等共産主義小組紛紛建立起來。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興業路76号)召開,标志着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中國共産黨從懷胎孕育到呱呱墜地,随之而來的還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密碼,如血脈一樣在共産黨人的身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争取新的更大勝利。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基石,彰顯了我們黨強大的思想優勢。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自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奧秘就在于革命理想高于天。黨的百年征程啟示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産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堅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的事,需要一輩子學習進步,一輩子改造提高。因此,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将“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修常煉、常悟常進,才能經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驗。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把“踐行初心使命”作為終身課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内容,展現我們黨的強大政治優勢。中國共産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确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這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标的集中體現,是曆史賦予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回顧黨的奮鬥征程,我們黨的初心使命發端于建黨之時,貫穿于百年曆程,熔鑄于精神血脈。在長期執政的考驗下,違背黨的初心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時有發生。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鄭重告誡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因此,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将“踐行初心使命”作為黨員幹部終身課題,拼搏奮進、勇挑重擔,不斷作出新貢獻。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把“勇于自我革命”作為終身課題。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中國共産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複能力。”中國共産黨飽經磨難而能不斷強大、曆經百年滄桑依然風華正茂,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始終擁有自我革命精神,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此過程中,黨員幹部勇于自我革命是永葆先進性的内在需要。處在新時代的我們,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将“勇于自我革命”作為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堅持自省,堅持反思,正視問題,發現不足,及時改正,才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繼續保持“不怕犧牲、英勇鬥争”的精神狀态、繼續保持“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政治擔當,才能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