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首頁 > 黨群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建黨精神16】實現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科學世界觀方法論
作者:顧元罡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3-01-16  發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浏覽次數: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号召全黨,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這是黨中央以寬廣的曆史視野和深邃的曆史眼光,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對廣大黨員幹部提出新的要求,我們必須将此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重要的是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蘊含在偉大建黨精神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确立與之相适應的思維理念、思維方法和思維程序,在此基礎上形成符合客觀實際的發展理念、發展思路、發展舉措,為奮力推進偉大鬥争、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深刻認識偉大建黨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内涵十分豐富又緊密聯系,構成一個嚴整的邏輯體系,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所獨具的知、行、意、誠的理念,蘊含着中國共産黨建立發展的科學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對于偉大建黨精神,我們不僅要全面系統地學習,更要着眼根本,抓住實質,做好“轉化”文章,下功夫把其中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學到手、運用好。

一是學深悟透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内在要求。偉大的思想,重在付諸行動,方能實現壯舉。作為邏輯嚴密、内在統一的有機整體,偉大建黨精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産黨先驅的心路曆程,具有曆史的穿透力和精神的感召力,對當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實踐具有理論的引領力和實踐的指導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偉大建黨精神隻有成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科學指南,才能确保黨的事業繼往開來、行穩緻遠。因此,要充分認清偉大建黨精神對廣大黨員幹部提出的新要求,自覺轉化為我們能動地認識事物、觀察形勢、指導實踐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是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要進入思想、指導實踐的關鍵環節。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脫離了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脫離了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要把學習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引向深入,光有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态度和正确的途徑,重要的在于“轉化”,切實在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上下功夫。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迫切需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樣,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迫切需要運用偉大建黨精神強化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守正和創新相統一。“轉化”的文章做好了,“深化”就在其中,就會真正使偉大建黨精神在思想上紮深根子,成為共産黨人思想上的“魂”,成為統領各項工作的“綱”。

三是用偉大建黨精神提升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藍圖已經繪就,逐夢唯有笃行。偉大建黨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幹部隊伍建設理論與中國國情有機結合起來,為奮進新時代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紀律嚴明、善做善成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提供了基本遵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偉大建黨精神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注重提高理論思維能力,滋養黨性修養,教育培養幹部,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尤其要結合實際,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強化黨性修養,始終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為黨和人民幹事創業、攻堅克難、奮勇前進。

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立場、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

作為中國共産黨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論基石、文化基因和實踐基礎。其中,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是重要支撐,需要我們很好地學習把握,并且創造性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努力掌握偉大建黨精神中唯物主義的曆史觀。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發展的基本規律,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高度重視和加強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努力掌握其關于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思想,有助于從更高層次上思考問題,積極推進實踐探索。新時代的發展,決定了推進各項工作實踐要自覺運用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唯物主義曆史觀,從指導思想到工作決策,從領導方式到工作方法,更好地實現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領導意志與群衆意願的高度統一。

努力掌握偉大建黨精神中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我們黨從創立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作為共産黨人的人生價值觀。偉大建黨精神鮮明地承載着中國共産黨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民至上的偉大情懷,彰顯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既體現了共産黨人道德修養的價值追求,也是黨性修養的最高境界。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衆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努力掌握偉大建黨精神中科學求實的實踐觀。百年黨史是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進而為中國找到複興之路的創新史。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在踐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用馬克思主義指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總結凝練出來的精神财富。随着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改革面對的利益關系更加錯綜複雜,形成改革共識的難度在增大,我們要科學地認識當今時代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特點規律,不斷創新思維和方法,把實踐的過程作為創新的過程,在創新中提高工作标準,提高工作效益,推動工作落實。

努力掌握偉大建黨精神中開拓進取的發展觀。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偉大建黨精神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思想和開拓進取的奮鬥品格。對于廣大黨員幹部來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要自覺地将黨性修養融入發展大局、融入主責主業、融入具體工作,主動适應人民群衆新期盼新需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畢生的奮鬥目标,把開拓進取的精神切實轉化為辦實事、求實效的生動實踐。

自覺運用偉大建黨精神改造主客觀世界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托舉偉大夢想。一百年來,偉大建黨精神為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堅定革命意志、永葆政治本色點亮了指路明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并轉化為我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指導,把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偉大建黨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新成果。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一思想武裝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我們必須全面、準确、深刻地學習領會。要學習掌握運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始終站在人民大衆的立場上,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改造世界,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實際工作水平,書寫和奏響黨員幹部無愧于新時代的精彩“答卷”、奮進樂章。

堅持用科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謀求新發展。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運用偉大建黨精神中所蘊含的科學思維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抓好工作落實,推進各項建設與改革。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要撲下身子,認認真真地調查研究,認認真真地了解情況,認認真真地把握群衆的脈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要視野開闊,通觀全局。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風險與機遇并存,更加迫切需要增強政治嗅覺敏銳性,增強政治鑒别力,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站穩立場、把準方向,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把準政治方向,不在政治問題上出錯誤,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堅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切實提高黨性修養的自覺性科學性。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我們共産黨人的兩項重要任務。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進程中,重在用偉大建黨精神不斷提高實踐創造的自覺性、科學性、有效性。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實踐中,重在用偉大建黨精神武裝頭腦、解決認識問題、改進思想作風。二者都需要無私無畏、自我革命的勇氣。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時刻與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新部署新要求對标對表,着力解決理想信念不堅定,黨性不強、黨風不正、遵守或執行黨紀不嚴的問題,特别是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方面存在的問題,把偉大建黨精神内化為不斷增強黨性觀念、破除思路障礙、提高思想覺悟、增強行動自覺的“倍增器”。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