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首頁 > 黨群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建黨精神17】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程
作者:戴佳朋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3-01-17  發布來源:重慶日報    浏覽次數: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并深刻诠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立黨興黨強黨的精神原點、思想基點,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安身之魂、立身之本,是深刻領悟我們黨百年功業承前啟後、千秋偉業繼往開來的“金鑰匙”。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與重要陣地,必須自覺承擔起繼承與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光榮任務,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高校思政課程的重要内容,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胸懷愛國之情,擔負時代使命,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築牢青年學生信仰根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通過講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科學内涵和重要意義,講好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光輝曆程,講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為理想信念而奮鬥的感人故事,不斷築牢青年學生信仰根基。用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史來闡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共産黨的信任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守,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幫助青年學生明辨是非,增強政治定力,找準人生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奮勇向前。

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鼓勵青年學生開拓創新。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程充分證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需要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對理論和實踐進行創新,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才能取得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青年學生要勇于開拓創新,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勇攀人生高峰,實現人生價值。通過講好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史進程,講好中國共産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的巨大貢獻,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在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演化為創新能力,不斷創造出新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用不怕犧牲、英勇鬥争激勵青年學生不懈奮鬥。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偉大鬥争史。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青年學生要把這種鬥争精神轉化為勇于面對挫折、敢于迎接挑戰的奮鬥精神,在不懈奮鬥中磨砺意志、鍛煉能力、創造輝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未來的征程上布滿了荊棘,也有未知的挫折與坎坷。要通過講好黨的不怕犧牲史,講好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講好黨在不同曆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寶貴經驗,引導青年學生鼓足幹勁,不畏艱難困苦奮勇而上,在奮鬥中綻放出人生最美的光芒。

用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強化青年學生自律意識。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内容。隻有對黨忠誠,中國共産黨才能成為有力的戰鬥堡壘,确保黨始終與人民在一起,始終為人民謀幸福。恪守規矩、嚴于律己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體現。通過講好一百年來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講好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引導青年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做到守規矩、明大德,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