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

首頁 > 黨群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科學精神談5】王選:“當代畢昇”的戰術人生
作者:學習強國  編輯:劉園美   發布時間:2022-12-05  發布來源:學習強國    浏覽次數:

王選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帶領團隊研制成功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系統,并實現成果市場化和産業化,掀起了我國“告别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為信息時代漢字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條件。

北京大學王選紀念陳列室

北京大學王選紀念陳列室建成于2006年,位于北京大學東門對面的方正大廈内,總面積約300平方米,王選夫人陳堃銶教授提供了大量圖片、手稿、實物等珍貴資料并參與展陳設計。陳列室由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建設管理。

王選院士雕像

陳列室包括“生平事迹廳”和“創新曆程廳”兩個部分,含實物100餘種390餘件,手稿160餘件,以及大量與工作、生活相關的圖片。秉承“以科普體現成就、以創新展示典範、以思想總結人生、以故事升華精神、以細節展現真情”的原則,全方位、立體化展現了王選院士的成就與風範。

陳列室内景

在“生平事迹廳”,從密密麻麻的科研手稿,到富含哲理的人生格言;從樸素節儉的衣物用品,到數十張發黃的捐款收據;從蕩氣回腸的王選遺囑,到呼籲扶持年輕人才的最後一篇文章,系統展示了王選獻身科學、無私奉獻的一生。“創新曆程廳”除大量圖文外,還通過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排印出的第一張報紙樣張和樣書、鄧小平同志的批示等珍貴實物,運用“鉛字排版體驗區”和“激光照排技術演示觸摸屏”等科普互動裝置,以及王選、陳堃銶夫婦在家中工作的場景還原,生動展現了王選帶領科研集體投身“748工程”,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并實現科研成果産業化,引發我國漢字信息處理和印刷技術偉大革命的光輝曆程。

陳列室内部展陳

“正奇相輔”,德才兼備方可任大事

1937年王選出生于上海,為了不忘國恥,家裡給王選起了别名“銅盧”以紀念盧溝橋事變。在淪陷區的日子裡,小王選和父親有一個“小秘密”,那是一張畫着中國軍人的小畫報,這在當時是非常危險的,可父親說“放在你們小孩子這裡不會有事的”,王選便将這張畫報一直保存到抗戰勝利。這種愛國情懷貫穿王選終生,多年後他拒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邀請和港商的高薪誘惑,就是他自幼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作出的必然選擇。

王選工作照

對于學業和事業,王選總能“屢出奇兵”。他上大學時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當時很多人都沒見過計算機,看不到這個專業有什麼前途,王選卻認為國家在“十二年科技規劃”中将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将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一定能創造出巨大價值。這樣的洞察力也幫助他在從事漢字照排系統研究時,決定跨過主流的二代機和三代機,直接研制世界上尚無成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鉗形攻勢”,雙管齊下破解難題

與西文相比,漢字字數繁多、字形複雜,存儲、處理和輸出等問題使得漢字進入計算機成為世界性難題,甚至有專家斷言:計算機時代将是漢字的末日。

作為印刷界的新兵,王選迸發出勇于創新的雄心壯志。沒有經費來源,他就少坐一站公交省5分錢,反複到科技情報所查資料,字數不多的資料就手抄,好節省複印費。終于,他研究出采用“輪廓加參數”的數學方法,用來分别描述漢字筆畫,将漢字的總體存儲量壓縮到原先的1/500至1/1000;接着,又設計出以710字/秒的高速複原漢字字形的超大規模專用芯片。他用軟、硬件結合的方法,解決了漢字信息處理的技術難題,奠定了激光輸出方案的基礎。

王選與年輕科技人員在一起。

1979年7月,在精密漢字照排系統的第一台樣機上,第一張八開報紙的膠片從激光照排樣機中輸出來。8月11日,《光明日報》率先在頭版頭條報道了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主體工程研制成功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這群當時身處科研困境的年輕人。王選事後才知道這個報道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他後來回憶說:“所以我牢牢記住這張報紙,一直想要用事實來證明它是對的。”

面對初期産品問題多、團隊人員流失、國外技術沖擊、國内用戶不信任的重重困難,王選除帶領團隊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承擔最關鍵的照排控制器和軟件系統的設計以外,在國家的領導和統籌協調下,确定新華社為第一個用戶,先後落實生産系統主機、照排控制器、激光照排機及漢字終端等設備的協作廠家,組成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集合全國優勢力量的科研、生産和應用隊伍,相繼研發Ⅱ型、Ⅲ型、Ⅳ型系統,讓我國印刷行業告别了“鉛與火”的時代。之後又推出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等新成果,我國印刷界終于迎來“光與電”的時代。

1985年,王選與技術人員查看用激光照排系統排印出的新華社新聞稿。

當時國外照排廠商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王選提出要讓科研成果變成商品占領市場,這是“産學研結合”的先聲。1984年,北京大學采納王選的建議,成立科技開發公司(方正公司的前身),與王選團隊合作進行國産照排系統的生産和銷售,成功擊退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産品。截至1993年,國産激光照排系統已經占領了國内報業99%和書刊(黑白)出版業90%的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

“結硬寨打呆仗”,甘為人梯打造過硬團隊

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後,王選回憶起小學5年級時獲得的品德優秀獎,那是他永生難忘的一個獎勵,他從中懂得了團隊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1993年,王選苦苦鑽研兩周的設計被他的研究生否定,他意識到計算機時代是屬于年輕人的,于是堅定地退出了科研一線,轉而培養和物色優秀人才。

他捐獻了大部分的獎金、獎品,成立獎學金和創新基金,鼓勵年輕學子勇于創新、勇挑重擔;他與年輕人才廣泛深入地交流并認真記錄他們的生活困難,力所能及幫助他們,因為他認為滿足生活需求可以幫助有事業心的年輕人專注于科研工作;他指導年輕人才以研制計算機動畫制作系統為契機,開發數字視頻領域,進軍廣電業。與他的成就相比,他為計算機科學領域培養和造就的一大批年輕學術骨幹的貢獻,絲毫不遜色。

“一個好的科學家或企業家首先應該是個好人,才能帶領隊伍。”王選的一生都在堅定地踐行他的好人觀。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号 郵編:430200 電話:027-59367570 

Baidu
sogou